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团学工作 >> 正文

反诈宣传进校园,共筑防骗“安全墙”

发布者:学前教育与社会服务系审核:复核: [发表时间]:2023-12-11 [来源]: [浏览次数]:

为提高学生们对校园诈骗的防范能力,降低校园诈骗案件的发生率,德州职业技术学院警务室于12月8日下午两点为学前教育与社会服务系的同学们开展了反诈宣传教育,我系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受益匪浅。

1B87B

活动中,警务室人员针对学生群体特点,用新颖活泼的授课方式,结合真实的案例,让学生了解身边常见的诈骗陷阱,生动再现了刷单诈骗、游戏账号充值诈骗、网购诈骗、冒充熟人诈骗等在学生群体中易发生的诈骗类型,提醒广大学生在网上交友、购物时要提高防范意识,谨防上当受骗,并对反诈骗方法进行了详细讲解:

打防结合、预防为先

①群防群治着力构建全民反诈防骗新格局,预防和减少案件发生,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②预防和打击必须走到犯罪的前面。利用通信和网络技术,电诈犯罪能够对不特定多数人群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

科技赋能

①从提高堵截能力让诈骗软件下不了、诈骗网站登不上,到及时推送预警信息、劝阻群众免于被骗,再到完善止付冻结工作机制守住群众“钱袋子”,都离不开科技的支撑。②国家反诈中心APP,累计向群众预警超3亿次;开通96110预警劝阻专线,依托反诈机器人智能语音交互实时通话处置能力,对受害人发起主动保护;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发现潜在受害用户,并通过12381短信端口第一时间发送预警短信。

综合治理

①从对现行案件快速侦破,到斩断上下游黑灰产的技术链、网络链、资金链,要源头治理、综合治理,从根源上铲除犯罪土壤。②从转变治理思路,强化行业相关行为的监管,到强化法治保障,完善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执法、司法等各环节。③打出综合治理组合拳,形成多管齐下、各方参与的治理合力,各个部门和相关企业之间相互配合、良性互动。

20822

警务室人员提醒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更要保护好个人隐私,不能随意泄露网络账户、银行卡等信息,避免给诈骗犯罪分子可乘之机。同时,警务室人员叮嘱同学们及时下载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进一步筑牢反诈“防火墙”。

14C1A

通过反诈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学前学子们对校园诈骗的认识和了解,提高了同学们的反诈意识和防骗能力。下一步,学校警务室将持续推进防范打击校园诈骗犯罪工作,不断拓展反诈宣传的途径和方法,营造良好的学校生活环境,切实守好学生们的“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