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团学工作 >> 正文

奋进新时代 情暖中国年(二)

发布者:学前教育与社会服务系审核:复核: [发表时间]:2023-03-17 [来源]: [浏览次数]: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大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身份的重要标识,是中国人民所共有的精神家园。穿新衣、贴春联、吃团圆饭、祭祖、守岁、拜年送福、逛庙会……我们在这些一代代人传承下来的习俗中感悟历史的厚重和责任的重大。有人说时代变了,年味淡了,其实不是年味淡了,是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物质不再匮乏,新衣何止新年穿,大餐也不只除夕吃,新年的意味没有之前那么重了。虽然过年的方式在变,但不变的是对家乡的依恋,是亲人间的爱与守护,是对家国情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是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的代代承。

朝暮岁岁,尔尔年年,不变的是处处有年味。腊月二十四,打扫卫生,告别“小年”后,就该做迎接过年的准备了。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扫尘”,即年中大扫除。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有的传统习惯。每年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在这种节日氛围的渲染下,我也满身干劲,主动拿起清洁工具帮环卫工人打扫小孩子放鞭炮时的垃圾。看着街面一点点变干净,我心里也很有成就感。做好除尘工作,让我们干干净迎新春!

6C199

笙歌间错华筵启,喜新春新岁。”火红的灯笼在高高的树梢上挂起,照亮了大街小巷。丝绒质地的灯笼,不大不小的一个,黄色的流苏自然下垂,挂在枝头,艳而不俗。四处走走,就能看见家家户户都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红彤彤的灯笼高挂两侧。有些人家的儿女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回家过年,而老年人又行动不便,身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及时伸出援手,帮助他们挂灯笼,剪窗花,贴春联。陪他们拉拉家常,讲讲笑话,听他们讲讲他们年轻时的故事,帮他们做好除尘工作,也让他们干干净净的迎新春。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三餐四季,温柔有趣。过年,是让远在他乡的家人回家团圆的最好“借口”。用最隆重的节日,最悠久的传统,让忙碌了整整一年的人,与家人欢聚,共度这除旧迎新的一夜。年夜饭的香气从屋里飘来,在空气中逐渐酝酿飘远,又伴着男女老少的欢笑声,点燃了大年三十的夜。

9179B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新年的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一片欢腾,就让我们用绚丽的烟火,炸走旧年,迎新年!

46E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