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画冬日句点,盼春暖花开!回首刚刚走过的2022年,面对疫情考验,我校师生不忘初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严格落实防控措施,筑牢了校园安全屏障。我们即将迎来2023年一个崭新的学期,为确保同学们安全、平稳、有序的返校,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新学期的学习和生活中,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及我校疫情防控的相关文件要求,就学生返校有关工作安排如下,请仔细阅读。
一、遵守防疫要求,做好开学准备
(一)开学时间
按照“错时错峰、安全有序”的返校原则,2023年春季学期返校工作安排如下:
第一批(2月9日):全部年级的省外学生返校;
第二批(2月10日):2020级、2021级五年一贯制学生、2021级高职省内学生返校;
第三批(2月11日):2022级五年一贯制学生、2022级高职省内学生返校(含2019级五年制学生)人。
(二)返校要求
1.暂缓返校人员:有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且经检测抗原或核酸确认感染病毒的学生,暂不返校,待康复且经学校同意后方可返校。
2.建议有条件的学生由家长专车接送,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接触风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全程规范佩戴口罩,避免不必要的接触,保持手部卫生;返校途中做好健康监测,自我感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若返校途中出现可疑症状应主动佩戴口罩,尽量避免接触其他人员,及时就医。
3.出入校门和校园公共区域无须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对入校后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返校当天开展1次核酸或抗原检测。返校后连续7天开展健康监测,尽量减少聚集性活动。学生进入学校生活区,需持本人身份证进行身份核验和体温检测正常后方可入校,如发现发热等症状的学生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二、牢记安全管理要求,守好安全底线
(一)预防溺水。随着天气逐渐转暖,看似坚实的冰面其实危险异常,极易造成溺水事件的发生。在此提醒各位同学不到池塘、河流、水库、湖泊等地方游玩,不到冰面上玩耍滑冰;不靠近水边骑自行车;自觉爱护河道、水库安全设施,熟悉警示标识、标志,遵守相关规定。若有人溺水,禁止盲目施救,可大声呼救或寻找身边的漂浮物抛向溺水者,并立即寻求帮助。请各位同学提高安全意识,提高自身防范滑冰溺水的自觉性和识别险情、紧急避险、遇险逃生的能力。
(二)注意交通安全。提高安全意识,乘车前请检查车辆状况,不乘无客运营运资质车辆,不乘三轮车、拖拉机、“黑车”、“摩的”等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拒乘超员车辆。乘坐火车、轮船、飞机时必须遵守车站、码头和机场的各项安全管理规定。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在道路上行走,应走人行道,无人行道时靠右边行走。走路时要集中精力,“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与机动车抢道,不突然横穿马路,翻越护拦。不进入标有“禁止行人通行”、“危险”等标志的地方。
(三)预防火灾。校园是人员密集的场所,也是消防安全的重点单位。请各位同学严格遵守学校有关规定,强化消防安全意识。做到用火用电遵守安全规范,不私拉乱接电线和保险丝,不在宿舍内使用电磁炉、热得快等违禁物品。认真学习消防安全知识,积极参加消防演练,掌握防火、灭火、逃生等常识。
(四)防范网络电信诈骗。做到“五不一核实”:不贪便宜、不轻信、不转账、不透露个人信息(银行卡、验证码等)、不点击网址链接,对可疑信息进行正规核实,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三、尽快调整状态,做好新学期规划
(一)调适身心节奏。寒假期间作息不规律,容易养成“早上醒不来,晚上睡不着”的不良习惯,因此要建立有序生物钟,保证睡眠充足,合理膳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思想上、身体上、心理上尽快恢复到开学状态,做好假期与开学间的衔接工作。
(二)制定学习计划。做好因疫情原因延迟的期末考试准备,并制定新学期学习计划,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学习。不断优化学习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三)加强体育锻炼。同学们可以结合自身兴趣和实际条件选择合适的运动,坚持锻炼身体,提高身体免疫力。保持规律的运动可以消除疲劳,减缓焦虑、增加积极情绪,既健身又健心。
(四)充实课余生活。既要多读有字之书,也要多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在学习之余应当积极参加课外活动,追求全面发展,体验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
(五)加强家校沟通。返校后,请家长们关注孩子情绪变化,实时关心孩子学习、生活状态,多与孩子沟通。希望家长们密切家校联系,保持联络畅通,及时了解学校发布的通知信息。孩子在学习、生活、身心健康等方面遇到问题,请及时和学校老师沟通了解。
岁月静好,来之不易。开学虽动人心魄,却不可掉以轻心。但我们坚信,在家校协同努力下,德职学子定能平安顺遂、扬帆远航!
最后,衷心感谢全体同学和家长朋友们对学校工作的充分理解、倾力支持和积极配合,祝愿家长朋友们身体安康、生活幸福。让我们共同期待这次别样的相聚!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
2023年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