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团学工作 >> 正文

“感恩资助情,喜迎二十大”2022年暑期社会实践系列报道(二)——情系新农村

发布者:学前教育与社会服务系审核:复核: [发表时间]:2022-07-27 [来源]: [浏览次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国要强,农业必须强;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中央在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描绘了美好蓝图,也为扶贫攻坚战注入了强劲动力。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理念落地、开局良好,农业丰产、农民增收、农村和谐,“三农”事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乡村振兴战略为“三农”事业注入活力,为打赢扶贫攻坚战提供强大保障。

在改革开放四十年里,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贫穷、落后的困苦生活开始奔向小康。变化让人难以想象,就拿我的家乡来说吧。

我的家乡位于海拔1481米是一个孤僻、遥远的小山村,不为人知,贫穷落后。一条条崎岖的羊肠小道,一件件矮小的土坯房,村里不见一砖一瓦,村里的人们没见过大世面都被称为“乡巴佬”。

村里人每天都要起早贪黑到田地里干农活,挥着沉重的锄头,迎着毒辣的太阳,面朝黄土背朝天,挥汗如雨。而不上学的孩子们呢?每天天蒙蒙亮就跟着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一起到地里,他们没有崭新的衣服,只能穿大人的旧衣服。可以上学的孩子们呢?大清早就拖着沉重的步伐,赶着山路去四五里以外的地方上学,脚底磨出了一个个血色的水泡。冬天,冻得僵硬的手红的像刚出炉的螃蟹,要暖很久才能开始写字。

短短的时间里,村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条条坎坷不平的小道取而代之的是平坦的水泥路,一座座矮小的土房变成了漂亮整齐的砖瓦房,村民们再也不用辛辛苦苦的收割麦子了,代替他们的是省时省力的收割机同时政府也给予补助。村民们现在都种上了豌豆、黄豆、胡麻,每家都买了农用车,孩子们上学也方便许多。

前些年,村里的人吃水都要到村里唯一的水井挑水很不方便,特别是老人,腿脚不方便,吃水很困难,现在家家都在自己家院子里打了水井,也吃上了自来水。

近十年,政府也加大对教育的补贴,大力支持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孩子们都有教育资助,经常会有一些补贴福利。对于农村里的留守老人,政府也给予温暖关爱,每家都分配了家庭医生和护士。村里改造房子也有补贴,评选了优秀家庭,村民脸上的笑容多了。

家乡在不断的变化,城市也在不断的变化,祖国更在不断的变化。我相信,祖国的明天会更加美好、更加繁荣富强!